有限公司法人风险主要有哪些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在《民法通则》第 49 条有规定: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 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一般来说,我国的法规制度对于公司法人的要求还是比 较宽松的,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担任 某公司的公司法人。但是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 在担任公司法人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公司法人并不是像 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的,既然是公司的法人,就需要承担一定 的风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有限公司法人风险主要有哪 些? ▲有限公司法人风险主要有哪些? ▲一、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源于“单位犯罪”。在 刑事法律用语中,对“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 位”,单位犯罪的,单位要承担罚金责任,许多情况下还要 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这里 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法人的风险,经常与“法定代表人” 是重合的。 以下是几类常见的单位犯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集中规定在刑法第 140 条至第 148 条) 包括生产、销售假药、劣药、食品、农药、化妆品等。
在这类单位犯罪中,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罚最重至死刑。由于近年来有毒有 害食品泛滥,食品犯罪是目前打击的重点。在三鹿奶粉事件 中,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作为单位负责人被处无期徒刑。 (二)走私类犯罪(集中规定在刑法第 151 条至第 153 条) 这类犯罪包括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文物罪、走 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废物 罪等。最长刑期可达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实践中,法定代 表人涉及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案例比较常见。 (三)商业贿赂类犯罪 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63 条)、对非国家工作人 员行贿罪(164 条)等罪名。一般来说,收受财物的金额只要 达到 5000 元,即可达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数额标准。 打个比方,收受一个苹果手机就够了;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 行贿罪的数额标准目前是 1 万元,在这个物价高企的时代, 可能几张购物卡、加油卡就已经触碰到了刑法的高压线。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 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最近广受关注的浙江本色集团吴英 集资诈骗案,就是一例。
▲二、民事责任 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产生的 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需要直接承担民事 责任,但也有例外。以下情况法定代表人可能直接承担责任: (一)因经营过错而需向本单位法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 任 如果因为法定代表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本单 位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那么,法人可向该法定代表人追 偿。这也是最为常见的法定代表人责任。比如,法定代表人 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第三人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其超越权限 的(即法定代表人构成表见代理情形的),该合同有效,但如 果因此给本单位法人造成损失的,该法定代表人可能向法人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的合同违约责任 公司、企业出于管理考虑,有时会与法定代表人签订经 营管理合同,更进一步地约定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义务。如果 法定代表人没有尽到相应合同义务时,公司、企业可以基于 合同法相应规定,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 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合同违约责任。 (三)侵权责任 如法定代表人单独或者与第三人相勾结,损害本单位法 人利益,侵害法人财产,该法定代表人可能向本单位法人承 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