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贷款诈骗罪是怎么定义的

2021-08-23 21:56

若买车没有充足的资金,能够去申请贷款,然后依照规则每月还本付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存在一种诈骗行为,用假的信息和文件,诈骗银行的钱,但是不知道若抓到了犯罪嫌疑人,要怎样处分,详细的贷款诈骗罪的定义是怎样?

  一、详细的贷款诈骗罪的定义是怎样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运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运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运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办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贷款诈骗如何处分

  1、我国刑法规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宏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宏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富。

part-00141-68

  2、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宏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状况。其中数额宏大,依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则,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3、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诈骗贷款数额特别宏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前者即数额特别宏大,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三、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的判别

  1、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践用处

  在诈骗案中,立功人通常会假造一些虚假的借款用处,使被害人产生其借出资金平安并能及时收回的错误认识。而实践上,立功人在取得借款后会将钱用于一些高危或者无法收回资金的活动,如用于赌博、供本人挥霍等,从而招致被害人的资金无法收回。

  2、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情况

  在很多诈骗案件中,立功人在自己负债累累或者没有任何归还才能的状况下,经过虚拟事实将自已打扮成富人或具有归还才能。

  3、行为人能否有掩饰真实身份或藏匿行迹的行为

  在借贷式诈骗中,立功人在立功之前会应用假名、假住址或假证件来掩盖真实身份,在得手后便偃旗息鼓。还有的立功人虽运用真实身份,但在骗得借款后或被害人追偿过程中,又经过改换手机号码、变卦寓居地点等办法来藏匿行迹,这些行为也可以反映出行为人不愿出借借款的客观心态,是判别行为人性质的重要根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引见的关于“详细的贷款诈骗罪的定义是怎样”等相关法律学问。综上所述,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手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 以上就是关于具体的贷款诈骗罪是怎么定义的的全部回答内容,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请在线咨询承业律师

  • 刑事罪名